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9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我可能錯了: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

Jag kan ha fel och andra visdomar från mitt liv som buddhistmunk

作者:比約恩.納提科.林德布勞,卡洛琳.班克勒,納維德.莫迪

 

◎前言 我的超能力
 
在我結束僧人生活返回瑞典後,一家報社採訪我。關於我這項顯得有些不尋常的人生抉擇,他們想了解更多。為什麼一個事業卓然有成的經濟學家想放棄自己擁有的一切,剃光頭去叢林跟著一票陌生人住一起?談了一會兒以後,這名記者提出一個最有分量的問題:
 
「在叢林中度過十七年的出家生活之後,你學到最重要的事是什麼?」
 

文章標籤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好好學習死亡,才能活得灑脫自在            作者:羅耀明

愈常接觸死亡,對死亡的恐懼愈低

我長年直接或間接觀察工作上頻繁接觸死亡的人,例如醫護人員、葬儀社業者、殯儀館與火葬場的職員、驗屍的法醫及檢察官等,似乎可以得出一個推論:愈常有機會接近死亡的人,就愈不怕死!若從年齡上來看,活得愈老則經歷親友死亡就愈多,所以愈年長的人應當愈不怕死,西方有許多學者也同意這點,認為對死亡的恐懼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降低,且發現對死亡的恐懼確實會隨年齡而降低,同時對於死亡的接受度也會提高。高齡者比中年人和年輕人較常想到死亡,但死亡焦慮卻較低,高齡者若對過去的經歷較少遺憾、對未來的期望較少失落,並且對死亡的議題有深入的思考與接觸,則死亡焦慮較低。八十五歲以上的老老人可不帶恐懼地接受死亡,因為對他們來說,死亡不再是遙遠的或抽象的東西。

我的家人在因緣際會下,自一九九九年開始經營禮儀社。禮儀社的從業人員經常往來醫院、火葬場、殯儀館、太平間與靈堂等處所,甚至必須直接面對遺體、碰觸遺體。我問他們會不會恐懼?他們都說不會,除了習以為常之外,他們覺得只要心念正直,恭敬地面對往生者,甚至將往生者當作自己親友來服務,就沒有什麼好懼怕的了。這些常接觸死亡並且看盡各種死相的人,似乎比常人更有機會練就無懼死亡的心。

死亡教育的緣起與必要

文章標籤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死刑囚的教誨師:高牆裡最後一段人生路途的改變和領悟

きょうかいし

作者:堀川惠子

 

跟許多其他死刑囚一樣,山本的罪名也是「強盜殺人」,殺死一個人並不一定會被判死刑,但山本的問題是他殺的是監獄的獄卒。「殺獄卒」在拘留所裡面是最惹人憎恨的了。

山本的人生,是從一杯酒開始走上不歸路的。

渡邊對他犯案那天早上的事情都還記得一清二楚,因為報紙、電視新聞報導的,清一色都是山本事件。

文章標籤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覺醒的生活--將洞見融入日常生活


作者:阿迪亞香提


在最後這一系列練習,我要探討看透相對性與「在」的矛盾。看透相對性指的是一種能力,亦即能看見及體會到由互相關聯的偶發事件所構成的相對世界,其實是神聖的本原(Divine principal)之展現,而這神聖的本原就是我所說的「在」。看透相對性也包容了「在」的矛盾,它指的是看見絕對和相對觀點的客觀關聯。

從絕對的觀點來看,我們的真實本質從本以來就是圓滿、完整又純淨的。然而,從相對的凡人觀點來看,我們一直都在變化及發展。看透相對性對於絕對或相對的觀點都無偏見或偏好,因為它們只是描述開悟知見的唯一見地的兩種方式。它們也沒有哪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,就如同你的左腳並沒有比你的右腳重要一樣。當然,如果你喜歡的話,你也可以單腳跳著走。問題是,你為什麼不用正常的兩條腿走路呢?

看透相對性必然會明白,靈性的洞見本來就與我們的人生相關,並且必須能夠體現在日常生活的言行之中。如果我們把靈性的覺醒想像成是自己擁有的超級體驗,然後懷著靈性的成就感來過日子,那麼我們就又落入靈性上的唯物和以自我為中心的身分。這種司空見慣的態度,其實是活出真正覺醒的人生的一大阻礙。

儘管真正的深度靈性覺醒,標示著那得不到滿足的追求者終於可以休息了,但它同時也是我們將洞見體現在我們的人生、以及我們與一切生命的關係的開始。其差別只在於,從覺醒的觀點來看,這件事的完成不會有任何的焦慮或不圓滿的感覺;反之,它是我們能力的無限展現,將無盡藏體現在人生當中。由於這個過程是無止盡的,因此它就如同禪宗所說:「沒有對於不完美的焦慮。」我再補充一句,它沒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成就或最終目標的導向。在我們絕對的本基中,我們從本以來就是圓滿的佛,並且以人的展現持續地在成佛。

在接下來的幾章中,我將探討如何體現你最深的洞見、人生的體悟或你珍視的價值。做這些直指的練習時,要記住,這當中並沒有要達成的目標,也沒有要跨越的靈性終點線。我們只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,而竭盡全力將那伴隨著靈性的洞見和體驗而來的圓滿、智慧和慈愛體現出來。我想像不出有什麼人生方向會比這更有意義了。

別忘了,覺觀的三個面向是:

•覺醒的覺性
•覺醒的心
•覺醒的本基


它們是開悟知見之唯一見地的三個方面。這唯一的見地是如此廣大又包容一切,因此它對於任何固定的觀點並不會有偏見。但是為了讓智慧在某種生活狀況下運作,它可以體現任何必要的觀點。

儘管本基可能完全超越了意義和目的,但本基的個體展現卻會透過意義的稜鏡而被賦予方向及導向世間。藉由揭開本基透過個體運作的方式,我們發現某種程度的靈性自主權。這個靈性自主權允許並挑戰我們將洞見整合到日常生活中,或者如禪宗所說的:「打坐去。」

第22課 為你與你的體驗的相處方式負責

讓我們實踐「打坐去」的意義。事實上,接下來的許多直指練習都觸及到這一點。「打坐去」的開始,是為你與你的體驗的相處方式負起責任。我之所以不說「為你的體驗負起責任」,是因為你的體驗幾乎都是發生在你身上,而不是你創造了體驗。我們選擇去做的事以及我們為其負責的事,影響了我們如何回應那個體驗。而這當中就有我們的自由。

我們無法決定下一個體驗,甚至無法決定下一個念頭是什麼,但我們可以去覺察我們是如何與任何發生的體驗相處。所以重要的是,不要把為自己的感受負責與責怪自己混為一談,也不要將自己的感受歸咎於他人。相反的,負責任的意思是不再將自己的感受歸咎於他人,包括不再責怪自己;並且注意到,你某一刻的感受,其實很大一部分是由你與那一刻的相處方式、以及你與那一刻的體驗的相處方式來決定的。對大多數人來說,這是革命性的生活方式。但如果你想在每一刻都體驗到自由和連結,那麼這是唯一的生活方式。

直捷之道在此處的練習是,首先,要有覺知。你要覺察你當下的任何體驗;你要覺察你對於周圍環境、狀況、挑戰、對話、以及你與自己的想法相處方式的感受。注意,從某個意義上來說,幾乎你所有的體驗都是發生在你身上—它們就這麼出現了。就像大多數的念頭一樣:它們就這麼出現了。你還沒決定考慮要不要有念頭,念頭就這麼出現了,感受就這麼生起了。

我的意思不是說,你應該為生起的東西負責任。我們要了解的是,為你與你的體驗的相處方式負責的意思是什麼。最重要的是,不要把你當前的體驗歸咎於自己或他人。這是極大的心靈改造。當你開始注視你的體驗,你會知道,是你與你的體驗(例如別人對你說了什麼,或這一天的某個狀況)的相處方式,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下一個體驗。換句話說,你與當前的體驗的相處方式,將決定下一刻會如何開展。這是一種移除或收回投射的方式,如此一來,我們就不會要別人或這個人生為我們的感受負責;相反的,我們會注意到,是我們與任何一刻的相處方式,決定了我們將如何感受那一刻。

練習22 覺察你與你當下體驗的關係

•今天,專心留意你與某個體驗的相處方式(甚至是你與你的頭腦的相處方式)如何決定了你的生命品質。

•注意你與你的體驗的相處方式其可變性有多大。你可以因為頭腦轉個不停而感到惱火,但你也可以承認:「好吧,我的頭腦現在轉個不停。我得阻止它嗎?我得評判自己嗎?我得評判我的頭腦嗎?如果我不評判自己,那會怎樣?如果我不評判我的頭腦,那會怎樣?如果我不阻止我的頭腦,那會怎樣?」注意這如何改變了你的體驗。

•如果今天你感到有點恐懼或焦慮,你也可以採用同樣的方法。不要把注意力的焦點放在恐懼或焦慮上,而是去留意你與它的相處方式,並注意這個相處方式如何決定下一刻的品質。

•我在這項練習中要指出的是,去選擇接下來我們要專注於什麼:放下對自己及對他人的負面評判;放下你的感受是咎由自取或別人造成的想法。即使有人批評你,你也要注意:是你對那個批評的處置方式,以及你與那個批評處於什麼樣的關係,決定了你的下一個體驗。

•看你是否能停止評判;放下想要控制自己的體驗的嘗試,而讓體驗自行展現。你甚至可以問自己:「怎樣才能與這個體驗有更良好的關係?我要如何以更溫和、更有意識、更親切的方式來與這一刻相處?」然後看看有什麼效果。

•如果你一整天都做這項練習,到了這一天結束,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的體驗已經不一樣了。這種改變通常都很出人意料,是你想像不到的。如果你負起責任,並採取行動說:「好吧,我與這一刻的關係是什麼?」而且知道它是可以改變的,那麼你就明白你可以與生命有不一樣的相處方式。當你選擇讓這個關係變得更加良好、寬廣和慈悲,你的體驗就改變了。這項練習可能會非常有力量,並且驚人地敞開人心。


直捷之道【阿迪亞香提的覺醒課】:30堂課,體驗真正的開悟和解脫

The Direct Way: Thirty Practices to Evoke Awakening

作者:阿迪亞香提

 


文章標籤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覺醒的覺性--覺醒於覺性之無相的「在」

作者:阿迪亞香提

覺醒的覺性練習,重點在於不與概念心認同,特別是那我們幻想成是自己的假我或小我。把小我稱為「假我」並沒有貶低或批判的意思,只是如實地為它命名:一種我們過於習慣與之認同的心理過程。假我不具有持續性;它既不是東西或名詞,也不是人。它只是我們誤認為是自己的一種心理過程。

我通常把假我稱為思想創造的我或心理上的我。假我在無意識的生命狀態下成長茁壯。當我們對「在」一無所覺,我們的注意力就會癡迷於頭腦,亦即我們已經習慣將之視為自己的那一大堆想法、意象、信念、習慣、意見和評斷。然而,這些並不是你自己;它們不過是那些受制約的心理過程偽裝成你罷了。別忘了,早在你有任何可以認同的想法或概念之前,你就已經存在了。你並不是在獲得小我之時才突然存在的。就最好的情況來說,小我頂多只是功能性的工具,以暫時幫助你在這世界闖蕩;就最壞的情況來說,小我是看似極為逼真的噩夢。無論哪一種情況,在我們把小我當成自己的本來面目的那一刻,它就成了假我。不過好消息是,我們確實可以從假我的幻覺中醒來,並恢復我們實質的身分。

我們先從認出那本然存在的覺性開始。當下正在認知這些文字並想知道它們的意思的,就是覺性。這個看似再平常不過的覺性,正是讓你覺醒於你的「在」的真實本質途徑。事實上,這個覺性一直都現前於當下,也比你所想像的更有資格稱為實質上的你,因此它反而很容易被視而不見。離開你的念頭往內簡單地走一步,並認出你在整串心理活動和自我意象的造作之前的本來面目。它就像呼一口氣那樣地容易;它簡單到只要你願意接受你那難以描述的臨在所帶來的驚奇。

當覺性從覺性之內的內容自行停止分別,並意識到它自身即是你的自性,此時,「在」的這一面向就覺醒了。換句話說,覺性不是你造作出來的,而是它就是實質上的你。一旦你開始看清,所有你認為及想像的你,其實不過是出現在覺性的玄妙場域(intangible field)內的心理內容,你便可親自體會到這一點。覺性之內的內容(包括那些構成假我的種種想法、判斷和意象)是來來去去的。儘管其中有許多內容會不斷地重複出現,但它們沒有一個是有持續性的,也沒有一個是真實的你。此處的重點是,不要相信這些來來去去的內容,而是體認到它們是活生生的現實;它們是你實質的「在」的覺知面所本具的任運自在。

文章標籤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行禪師在越南圓寂,享年95歲

2022年01月22日 10:40:29

那個把“正念”教給世界的人走了

2014年,被譽為「最具影響力精神領袖」之一的一行禪師,因嚴重腦出血後送醫後,一直住在法國梅村(Plum Village)休養及定期接受治療。 2019年初,92歲的一行禪師拒絕治療,回到他16歲時出家的地方——越南順化的歸原寺(Tu Hieu Pagoda)靜養,希望在那裡度過最後的日子,靜待落葉歸根。

2022年1月22日,法國梅村僧團發佈公告,2022年1月22日00:00,Thay,禪宗大師一行禪師,在越南順化慈孝寺圓寂,享年95歲。 公告如下:

親愛的僧團,

以深深的呼吸,我們宣布,我們敬愛的老師一行禪師於2022年1月22日00:00在越南順化慈孝寺圓寂,享年95歲。

Thay是最非凡的老師,他的安詳、慈悲和智慧感動了千千萬萬的生命。 無論我們是在禪營、公開演講,還是通過Thay的著作和線上教導遇見他——或者僅僅是通過他不可思議的人生故事——我們都能看到,Thay是一位真正的菩薩,一股為世界帶來和平與療癒的巨大力量。 Thay是佛教的改革者和更新者,從不稀釋而是始終深挖佛教的根基,使佛教煥發真實的光輝。

Thay為我們所有人開闢了一條應用佛教和入世佛教的美麗之道:五項正念修習和相即共修團的十四項正念修習之道。 正如Thay所說:「我們已看見道路,無需再恐懼。 “我們知道人生方向,知道何者可為和不可為來減輕自己、他人和世界的痛苦。 我們懂得止觀和培植真正的喜樂之道。

現在,是時候回到我們的正念呼吸和正念步行,以培植安詳、慈悲和感恩的能量,獻給我們敬愛的老師。 這樣的時刻,讓我們皈依我們的心靈朋友、當地僧團和彼此。

文章標籤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正念大師卡巴金:人們正在失去理智,這正是我們需要覺醒的原因

前言:本文講述了正念大師卡巴金博士的另外一面;卡巴金博士通過把禪修從佛教中拿出來,首創了一種正念靜觀的方式讓整個世界都可以用來治療痛苦和抑鬱。 他談及了川普、「速食正念」和1979年一次十秒鐘的願景如何導致整個世界意識的改變。

在1979年的五月,麻省劍橋市的員警對喬. 卡巴金沒有半點憐悯。 這個男人現在被視為是“現代正念之父”,那時他只是麻省理工學院(MIT)的一個畢業生,以及跟黑豹黨(the Black Panthers)和法國劇作家讓. 日奈(Jean Genet)混在一起的反越戰抗議人士。

他回想道:「我整張臉都被打扁了」。 “他們在我的手腕上戴了一個叫'爪子'的工具,可以通過收緊帶來巨大的疼痛而不會留下任何的痕跡。 但是他們肯定留下了很多的痕跡在我的臉上。 他們把我拉到員警局的後面,把我痛打一頓“。

在今天,卡巴金已經七十三歲,他寧靜、有皺紋的臉上並沒有任何從那次抗議而來的傷疤。 那時一個遊說全國大學一起支援抗議的旅程,演變升級變成暴力,讓他縫上了好幾針。

今天過後,他直接就坐了通宵的飛機離開波士頓,並坐在倫敦國會廣場的甘地像下面喘息。 他是要去跟世界各地的議員進行九十分鐘的演說,內容概括來說就是,他認為正念可以改變世界。

這位一度“非常大男人”的反戰分子,曾經對於麻省理工在核武器研究的角色很憤怒,而現在是西方正念禪修的迅速發展背後的催化劑,他在差不多四十年前,把佛教禪修重新發揮想像和再造,以適應現在的時代。

他跟其他人一起,在麻省理工醫學院為有長期疼痛的病人,利用佛陀所教的正念禪修基礎創新了一個八周的正念減壓課程,但是把佛教去除了。 “我竭盡全力地使課程更結構化丶並解釋它的方法,而盡量避免它被視為佛教丶新時代丶東方神秘學或無稽之談的風險。

卡巴金從1965年開始禪修,但是對於把佛法放下來卻沒有悔疚之意。 他說: “我是透過禪而走進這扇大門的,這是跟佛法最不相幹的其中一個方法。” 他講了很多關於佛法的事,以及佛陀的教導,但他不是佛教徒,他提到如果有人認為正念靜觀就是佛教,就像說因為地心吸力是由牛頓所發現的,所以地心引力是英國的一樣。

麻省理工正念減壓診所(UMass Stress Reduction Clinic) 在1979年開始運營,教導那些有長期背部痛症的人丶工業意外的受害者丶癌症病人,有時也有一些半身不遂的人。 卡巴金將正念靜觀定義為“有意識的丶不加批判地,留心當下此刻升起的覺察”。 透過聚焦於呼吸,其概念是去培育對身體及心一刻接著一刻的覺察,從而令身體及心理上的痛楚有所説明。

文章標籤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文/ 詠給・明就仁波切,海倫.特寇福

小心間隙


有位英國朋友曾經送我一份紀念品,它來自一個獨特的火車站——倫敦地下鐵。那是一頂鮮紅色的帽子,上面繡有金色的字樣:MIND THE GAP(小心間隙)。這是為了提醒乘客留意列車與月台之間的間隙。如果不小心的話,有可能會踩空而跌斷腿。
 
「小心間隙」,我告訴自己,因為間隙也存在於各道之間、存在於念頭和情緒之間。然而,不同於列車月台和火車間的間隙,這樣的間隙是很微細的,不僅很難注意到,也很容易錯過。在一次到訪新加坡的行程中,我受邀去一間樓高六層的百貨公司頂層的豪華餐廳用餐。當我們一路搭乘電扶梯上樓時,我做了一個關於空隙的有趣白日夢。我想像自己在一間大型百貨公司的地下室迷路了。我焦慮又害怕地穿梭在發電機、嘶嘶作響的鍋爐、蒸汽管、震顫的活塞和震耳欲聾的水力引擎聲之間。四周沒有窗戶、沒有空氣、沒有漂亮的商品可以買、沒有出口標誌。與這個如地獄般的氛圍形成對比,六樓是最高的樓層,也就是我將被帶往用餐的地方,那兒有著粉色的大理石地板、玻璃隔牆、開滿鮮花盆栽的陽台。每週七天、每天二十四小時,電扶梯從地下室的地獄道上升到天人居住的天道,再下降返回,恰好可以反映出心境轉換的持續流動。
 
站在電扶梯上,我發現我們沒有辦法只搭乘一座手扶梯就能從底層直達頂樓,反之亦然,每到一層樓,我們就必須走下電扶梯,再踏回另一座手扶梯。換句話說就是「那裡有個間隙」。透過修持,我們可能可以覺知到「介於之間的空間」(the space in-between)——介於我們每個念頭之間,介於每種心情之間,介於每個感知之間,以及介於呼氣和吸氣之間的空間。
 

文章標籤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《慧開法師談生命永續經營》看破生死 從規畫臨終開始

 

 

作者:李祖翔

 

 [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】現代人對「臨終關懷」這項課題肯定不陌生,但是什麼時候需要面對死亡?生命又能像企業一樣永續經營嗎?人生不斷循環、輪迴,意義呢?這些問題的答案,南華大學副校長、生死學系專任教授慧開法師(見左圖/記者邱麗玥攝),二十一日在佛光山台北道場的生耕致富系列講座中說:「死亡是一切眾生跨越無限生命的關卡,就像學生的期末考,要從現在開始規畫!」



「當人沒有選擇的來到苦難的人間,又沒辦法擁有選擇家庭、性別、資質、美醜的自由,而命運坎坷,要怎麼去感謝主?」慧開法師年前受香港中文大學邀請,和天主教耶穌會的神父一同接受學生對生死、信仰的提問

文章標籤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新命運觀」中,生命並不涉及任何強迫、仇與債、罪與罰,其目的只有愛與進化。命運,並非注定,而是呈開放、不斷變化的狀態──每一個當下的抉擇都通往了相對的可能未來」──程旭‧瑪珈身心靈諮詢中心

 

猶然記得在國中時期,隨著一位如親至友在一場車禍意外中驟然而逝,我開始對生命產生了第一個問號。雖然曾於孩提時常上天主教堂,曾是基督徒,也曾受洗於摩門教,事發當時卻沒有人能解開我心中的疑惑:生命的道理何在?

 

之後,便步上了近二十個年頭的〝求道〞生涯,期間潛心於各種相關的學說、論述、信仰或教派之中,至今也逐漸成為自己的一大嗜好。但是,這一路走來並不〝順風〞,甚至可以說是在摸索中迂迴而行:每當真理的大門狀似開啟, 同時卻也令人掉入更多更深的疑惑中。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

 

選自《占星、業力與轉化》(史帝芬·阿若優著,胡因夢譯)

人身上發生的事就是他人格的寫照。

他代表的是某種鑄型以及可以接合在一起的個個碎片。

隨著生命的進展,這些碎片將會按照既定的設計一一落回原處。——榮格

 


   許多的玄學家、占星家以及其他關懷宇宙律法的人,皆以各種方式沿用過“業力”(Karma)這個名詞,因此在思考占星學與業力的關係時,我們必須先厘清這個名詞的意義。基本上它指的就是宇宙法則裏的因果律,與聖經格言“人種的是什麼,收的也是什麼”十分雷同,但是又比俗世因果律應用得更廣泛一些;很顯然地,一個播下薊花種子的人是不可能種出玫瑰來的。業力法則與牛頓機械定

律“每個作用力必定產生反作用力”很近似,但其涵蓋範圍的廣度卻有差異。業力法則假定人轉世投生乃是連續不斷的經驗,而且絕不會在物質世界投生一次就了結了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業力法則可以被視為一種維持與達成宇宙正義及平衡性的方式;它其實是一個最單純、最能涵蓋一切生命律法的法則。它跟某些人所說的“機會法則”(Law of 0ppertunity)──為了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像神,宇宙必須帶給我們一些機會去學習我們最需要突破的心靈功課──是不可分的。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─「無事忙中老,空裡有哭笑,本來沒有我,生死皆可拋」

 

─「虛空有盡,我願無窮」

 

2004年就立好的遺言,特別交代「身後不發訃聞、不傳供、不築墓、不建塔、不立碑、不豎像、勿撿堅固子(舍利子),告別、植葬等儀式,勿鋪張浪費」。

 

從一個幼年窮困,身體不好,6歲才能走路、餓到吃樹根的小子,到以小學四年級的學歷,順利拿到日本文學博士、創建法鼓山、弟子遍佈全世界的一代宗師 ──

 

 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當和尚遇到鑽石2:善用業力法則,創造富足人生 Karmic Management: What Goes

內文試閱

業管法則三
認出業力事業夥伴


【古老智慧】業力定律一:你想從人生得到什麼,首先就得為別人那麼做。
──宗喀巴(一三五七~一四一九)第一世達賴喇嘛的老師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抉擇:放下,擁抱生命無限可能

The Choice: Embrace the Possible

作者:伊蒂特‧伊娃‧伊格

 

恐怕很遺憾的是,人人都會遇到壞事,而我們無法改變這一點。你不妨看一下你的出生證明,上面可曾註明人生是一帆風順的?並沒有。但我們卻有好多人受困在創傷或悲痛中,無法全然體驗人生,這一點倒是我們可以改變的。

最近,在甘迺迪國際機場,等待搭機回聖地牙哥家裡時,我坐著仔細觀察了每一位從我身旁經過的旅客的表情。我所觀察到的情形令我感觸很深。我看到無聊、憤怒、緊張、擔憂、困惑、氣餒、失望、悲傷,以及最令人不安的── 空洞。快樂和歡笑實在少之又少,看得我很難過。即使是我們生活中最乏味無奇的時刻,也是體驗希望、輕鬆和快樂的好機會。痛苦的生活,和壓力很大的生活,都是一種生活,平淡的生活也未嘗不是生活呀。為什麼我們經常必須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感覺自己活著,或者說,為什麼我們不讓自己全然地感受生活呢?為什麼讓生活有生氣,是一件這麼困難的事?

如果你問我,我所診治過的病人中,最常遇到的病症是什麼?雖然憂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在我所認識過、喜愛過且引導過走向自由的那些人之中,實在屢見不鮮,但我並不會說那是憂鬱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。不,我會說是飢渴,我們很飢渴。我們渴望贊同、關注和關懷;我們渴望能自由地擁抱人生,渴望真正了解自己並做自己。

我自身對自由的追尋過程,以及我多年身為執業心理師的經驗,讓我了解到,痛苦是普遍存在的,是否要視自己為受害者,卻是個人抉擇。「遭逢災難」(victimization)和「自視為受害者」(victimhood),二者之間是有差異的。我們人人一生當中都可能以某種方式遭逢災難,我們總會在某個時候遭受某種苦厄或天災或欺凌,其肇始原因是我們很難或無法掌控的某些情境或人或組織。人生本來就是如此,而這便是「遭逢災難」,是從外在而來的,可以是鄰居的霸凌、大發脾氣的老闆、拳腳相向的配偶、偷腥的情人、有歧視性的法律,或導致你住院的意外。


相較之下,「自視為受害者」則是從內在而來的,除了你自己以外,沒有誰能逼你成為受害者。我們之所以變成受害者,不是因為有什麼災難發生在我們身上,而是因為我們選擇緊抓著這災難不放。我們發展出一種受害者的心態,這種思考和生活方式很僵化,充滿指責、悲觀、緊咬著過去、不肯原諒、只想懲罰,而且沒有合理的上限或界線。一旦選擇了劃地自限的受害者心態,我們便成了自己的囚禁者。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正念減壓」不等同於「禪修」和「冥想」

 敏悟正念減壓助眠 發表于健康

 

1979年,卡巴金博士在麻省理工開設了「正念減壓」課程(Mindfulness—Based Stress Reduction,MBSR),以協助病人以正念禪修處理壓力、疼痛和疾病。

至今,正念減壓療程已成為美國醫療體系內,歷史最悠久、規模最龐大的減壓療程:美國、加拿大、英國等西方國家境內已有超過兩百多家的醫學中心、醫院或診所開設正念減壓療程,教導病人正念修行。

卡巴金博士說,「正念減壓」在英文中沒有「療法」一說,與其說是一種醫學治療方案,倒不如說是一種訓練和休養,「正念」雖然源於東方的宗教,但其本質是一種教人如何明智生活的藝術。通過正念減壓療法的冥想方式,喚醒自己內在專注能力,密集注意當下每一瞬間身心的感受。

「正念減壓」不等同於「禪修」

卡巴金博士說,「正念」,即有意識地覺察(On Purpose)、活在當下(In the Present Moment)、不做判斷(Nonjudgementally)。

當你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,能關注自己當下的思維和情緒,那麼你的練習就開始了。在你完成整個訓練的過程中,盡最大努力去相信自己基本的學習、成長和自愈的能力,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治療師。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正念冥想成了一門數十億美元的生意,它因剝離宗教而流行,卻成了一種宗教式的信仰

2018-06-13 由 好奇心日報 發表于美文

 

「輕輕閉上眼睛,雙手自然垂墜在身體兩側。」

「慢慢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呼吸上。」

「不要去控制它,單純地體驗呼吸,感受空氣在你身體的流動。」

「把注意力逐漸移動到腹部。當你深吸一口氣,去感覺腹部跟著微微隆起;當你緩慢呼氣,腹部又漸漸降下。」

「專注在每一次呼吸的律動,把一切都放下。」

每一天,類似的引導,不同的語言,被不同背景的人們以不同方式踐行著。

乘車前往下一個報導現場的 CNN 王牌主持安德森·庫珀;或者達沃斯論壇會場裡端坐著的政商精英;或者麻薩諸塞州一所高中里的法語課學生和老師;上海一間瑜伽館裡追求意識轉化的瑜伽練習者。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起心動念皆修行 - 何謂修行?

  作者:聖嚴法師著  

 

 

  何謂修行?
  
  很多人以為吃素念經、禮佛拜懺、做慈善工作,甚至修神通、修到有未卜先知的能力,或是把身上的氣脈打通了,就叫作修行。其實,所謂修行,簡單的說,就 是修正自己身體、語言、行為的偏差,通過任何方法而達成這個目的,就是修行。所以,上述如誦經拜懺、吃素禮佛,這些作法的確可以讓我們得到身心的平靜安 定,因此,它也是修行的方法之一,但不是修行的目的,這要弄清楚才行。至於修神通,佛教主張因緣果報,一切的一切皆緣於過去生中的業力牽引,而有現前的受 報,未來的出路,也要靠著各自本身的努力才會慢慢好轉,單憑神通是無濟於事的。
  
  很多人梵唄唱得很好,誦經持咒都很熟練,這樣固然很好,但這只是修行的入門工夫。所謂:「誦經不如解經,解經不如行經。」經典教導我們修行的方法,知 道方法、熟悉方法,還要一步一步確實的去做,才能得到修行的利益;如果在日常生活、工作之間,還是跟以前一樣,動不動就怨天尤人、牢騷滿腹,那表示吃素誦 經只做了表面工夫,對於修正自己的習氣、行為和觀念都沒有絲毫的益處。
  
  我們要轉變行為和觀念,就是把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這些毛病改正過來。與人相處的時候,除了要用慈悲心、包容、寬恕別人的錯誤;同時,還要發揮自己的聰 明才智,將成果奉獻給眾人,隨時隨地能運用理性和智慧,解決各種煩惱。所以,一個修行深厚的人,非但對自己有利益,他的行為舉止也一定能嘉惠他人。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西方,葛印卡先生應是僅次於達賴喇嘛的亞洲佛教老師。有幾位傑出的美國教師曾跟他學習;他定期訪問歐洲,澳大利亞和美國;而且每年有來自世界各地數百個團體,參加他在孟買附近所舉辦的十日和一個月的禪修課程。

下文乃瑜珈雜誌(Yoga Journal, 加州, 柏克萊)編輯史蒂芬‧波迪安所撰。原文刊登於1989年9-10月的瑜珈雜誌,在此全文刊登。

 

雖然葛印卡聲稱他教的是佛陀的教導,但他並不稱自己是佛教徒。他堅持「正法是普遍性的,非宗派性的。」在一個遭受不同種姓制度和信念所蹂躪的國度裡,這個大公的訊息猶如傷口上的藥膏。他的禪修課程在印度教寺廟、基督教堂、佛教修行中心,和穆斯林清真寺舉辦;而且有數百位基督教牧師,修士,和修女跟他學習,成為他們牧靈訓練必修的一部分。

 

葛印卡教給學員的毘缽舍那(Vipassana),常常被翻譯為內觀禪修。他師承偉大的緬甸大師烏巴慶(U Ba Khin),葛印卡的這個古老法門所強調的有三方面:道德的行為,使心安定;專注呼吸來控制心;和適當的內觀,洞察一個人的身心結構,使心純淨。葛印卡步佛陀的後塵,稱這是去除苦的三大根源(貪、瞋、痴)的一條直行道。

 

葛印卡的教養似乎沒有任何一點,是為了讓他成為一位內觀教師而準備的。葛印卡出生在移居緬甸已有二個世代的印度家庭。他從小就被教導保守印度教精巧的儀式和禮儀。他在青年時就被培養進入家族的紡織業;他從十幾歲開始經商,到20多歲時,他已經是一位非常成功的生意人,而且是緬甸印度社群的領導人。

 

但是正如他所說的,伴隨成功而來的是「大量的自我,大量的緊張」;他開始患上嚴重的偏頭痛,除了嗎啡,可說已無藥可救。深怕染上毒癮,他到歐洲,美洲,日本求醫,但都無效。當時一位朋友建議他去參加烏巴慶的10日內觀課程,烏巴慶不但是一位禪修大師,還是政府的高官,緬甸政府的會計長。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美麗的祈願

 


把握當下的選擇
人生就像讀一本書一樣,也是有盡頭的,
光陰飛逝,一晃眼,我們就會面臨這一天。


我,丹增嘉措(達賴喇嘛的姓名),
恐怕再過不了五十年,就只是大家的一個記憶。
而諸位讀者,一百年後,想必也是一樣吧。

lighthouse2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